今日影評
改編自真實事件的英國電影《熱氣球飛行家》近日院線上映。影片講述了熱氣球駕駛員艾米麗亞·雷恩和氣象學家詹姆斯·格萊舍為探究大氣組成,于1862年登上熱氣球的高空冒險故事。因對于熱氣球上高空奇觀的展現,影片曾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效大名單,并獲得多項視效獎提名。不過,一些觀眾對其之于歷史事件的改動仍有微辭,直指熱氣球很震撼,但飛行家有欠缺。
11月16日,中國傳媒大學教師金宇軒受邀做客《今日影評》節目。質疑影片傳記片身份的他,將從多重視角入手銳評電影《熱氣球飛行家》,并結合史實及技術因素與廣大觀眾朋友一并探討真人真事改編電影的得失。
非傳記片糅合史實
虛擬改編是雙刃劍
在《今日影評》“快問快答”環節,金宇軒對于《熱氣球飛行家》展開犀利評點。盡管這部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但金宇軒認為它并不是一部傳記片,但這也并不會令觀眾失望,其中發生在氣球上人與自然對抗的視覺奇觀極具趣味,除恐高癥人群外適宜全年齡觀眾觀看。對于不能稱其為傳記片一點,金宇軒向《今日影評》指出,影片講述的并非是真實歷史,因為真實歷史上坐上熱氣球飛天的是兩位男性,而被影片“替換”上的女性其實是首位專業女氣球飛行員蘇菲·布蘭切特與1932年首位開飛機穿越大西洋的女性飛行家阿梅莉亞·埃爾哈特的雜糅。
這樣的“魔改”,是否就沒有意義呢?金宇軒繼續對《今日影評》表示,如果只是講述兩位史實中沒有“出事”的兩位男性乘熱氣球的故事的話,則就少了很多懸念與壓力,而這樣的虛擬改編會令觀眾對困境產生通感,其能達到的情感力量和藝術效果要遠遠好于真實的歷史傳記片。當然,這樣的改編也會帶來一定弊端?!督袢沼霸u》節目現場,金宇軒指出影片畢竟由真實人物改編而來,所以并未進行大刀闊斧式改革,在一對男女身處險境易生感情的“吊橋效應”審視下,兩位主角在歷經危險后的浪漫情境卻并未升華為實質的情感畫面,“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的表演也缺少發揮空間。
奇幻視效傳遞震撼
冒險改編激發熱情
盡管有所缺憾,但《熱氣球飛行家》仍在真實與奇幻之間仍做到了一定平衡。面對《今日影評》鏡頭,金宇軒直言影片最吸引他的情節,是主人公們在熱氣球上環視倫敦各大地標的時刻。“它實際上圓了我們一個夢想,就像人有了翅膀。”對于呈現高空飛行險境的場景,金宇軒向《今日影評》表示,那種令人寒毛直豎的高空飛升場景,是我們坐飛機穿越風吹雨打都感受不到的。而女主角用靴子卡氣門,拯救他人自己卻昏倒所帶來的緊張感,也在視覺層面為觀眾帶來了超強震撼。
作為一名母親,《今日影評》主持人瑤淼近來帶領女兒看了《星際穿越》及《登月第一人》等具備科學精神的影片,對于《熱氣球飛行家》這部在感官刺激外也能展現科學探索歷程的影片也很有感慨,即用非傳記片的形式講述真實事件也未嘗不可。對此,金宇軒向瑤淼與《今日影評》觀眾表示,如果影片能激發孩子們對氣象、航空的科學熱情,那它就起到了一定意義,將冒險作為核心故事的《熱氣球飛行家》正令觀眾看到了艱難之下人類死里逃生、真實自然的壯舉,其嘗試是可以接受甚至帶來意外之喜的。
據悉,電影文化評論類日播欄目《今日影評》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檔于CCTV-6電影頻道播出。